- IC型号
企业档案
- 相关证件:
 
- 会员类型:普通会员
- 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西大街10号
- 传真:010-59435717
- E-mail:1153665327@qq.com
产品分类
铅酸蓄电池的在充电管理方面
发布时间: 2017/12/5 9:04:28 | 328 次阅读
一、充电种类
1、初充电
对新电池或修复后的蓄电池的首次充电,叫初充电。初充电的特点是充电电流小,充电时间较长。首先按厂家的规定,加注一定相对密度的电解液,电解液加入蓄电池之前,温度不能超过30℃。注入电解液后,静置3~6h。此时,若液面因电解液的渗入而降低,应补充到高出极板上缘15mm,然后按表1-3蓄电池充电规范中初充电电流大小进行充电。初充充电常分为二个阶段,阶段充电至电解液中放气泡,单格电池为2.4V为止;第二阶段将电流减半,继续充到电解液中剧烈放出气泡(沸腾),电解液相对密度和电压连续3h稳定不变为止。全部充电时间为60~70h。充电过程中应经常测量电解液温度,当上升到40℃时应将充电电流减半,若继续上升到45℃,则应停止充电,待冷却到35℃以下再充电。充电临近完毕时,应测量电解液相对密度,如不符合规范,应用相对密度为1.4的电解液或蒸馏水进行调整,然后再充电2h,直至相对密度符合规范为止。
2、补充充电
蓄电池在使用中,常有充电不足的现象,应根据需要及时进行补充充电,一般每月。如发现下列现象,必须随时进行充电:
1)电解液相对密度下降到1.150以下。
2)冬季放电超过25%,夏季超过50%。
3)起动无力,灯光暗淡,单格电池电压降至1.7V以下。
补充充电电流值见表1—3,常分两阶段进行,方法和初充电相同,一般为13~16h。
3、预防硫化过充电
为预防蓄电池因充电不足而造成的硫化,每隔3个月进行预防硫化过充电,即用平时补充充电的电流值将电流充足,中断1h,再用1/2的补充充电电流值进行充电至沸腾为止。反复几次,直到刚接入充电,蓄电池立即“沸腾”为止。
4、锻炼循环充电
蓄电池在使用中常处于部分放电状态,参加化学反应的活性物质有限。为了迫使相当于额定容量的活性物质参加工作,以避免活性物质长期不工作而收缩,可每隔三个月进行锻炼循环充电,即在正常充电后,用20h的放电率放完电,再正常充足后送出使用。
二、充电方法
蓄电池的充电方法有定电流充电、定电压充电、快速脉冲充电。
1、定电流充电
在充电过程中,充电电流保持一定的充电方法称为定流充电。在充电过程中随着蓄电池电动势的提高,要保持电流恒定,充电电压也须相应提高。当单格电池电压上升到2.4V时,应将电流减半,直到蓄电池完全充足。采用这种方法充电,不论6V或12V蓄电池均可串联在一起,但各个电池的容量应尽可能接近,否则充电电流的大小应按容量小的蓄电池来计算,待小容量电池充满后,应随时拿出,再继续给大容量的蓄电池充电。定电流充电有较大的适应性,可任意选择充电电流,适用初充电和去硫化充电,其缺点是充电时间长,且须不断地调整充电电压。
2、定电压充电
在充电过程中,将充电电压保持恒定的方法称为定电压充电,这种方法在充电过程中,蓄电池电动势E,随着电动势的提高充电电流会逐渐减小,如果充电电压调节得当,就必然会出现充满电的情况,即充电电流为零时,这就表示充电终了。采用定电压充电,要选择好充电电压,若电压过高,充电电流大,导致过充电,从而影响蓄电池的使用寿命,若电压过低,则会使蓄电池充电不足,一般每单格电池约需2.5V。定电压充电,充电电流较大,开始充电后4~5h内蓄电池就可获得本身容量90%~95%,因而可大大缩短充电时间,比较适合于补充充电。定电压充电中,各蓄电池必须并联,且各蓄电池的额定电压要相同。

3、脉冲快速充电
上述的充电方法统称“常规充电”,要完成初充电需60~70h,补充充电也需20h,由于充电时间较长,给使用带来了不便。但是单纯地加大充电电流来缩短充电时间是行不通的。因为这样不仅使充电时蓄电池达不到额定容量,反而会使蓄电池温升快,产生大量气泡,造成活性物质脱落而影响使用寿命。近年来,我国的快速充电技术发展较快,并成功地研制了可控硅快速充电机,使新蓄电池初充电一般不超过5h,补充充电也只需0.5~1.5h,大大缩短了充电时间,提高了效率。
三、充电量与寿命
蓄电池所须之充电量为放电量的110~120%.放电量与蓄电池寿命具密切关系,假设充电量为放电量120%时的电池,使用寿命为1200回(4年),则当电池的充电量达放电量之150%时,则可推算该电池的寿命为:
1200回×120/150=960回(3·2年)
又,此150%的充电,迫使水被分解产生气体,电解液遽减,将使充电终点的温度上升,结果温度上升造成耐用年限缩短。此外,充电不足即又重复放电使用,则会严重影响电池寿命。堆高机举重时,若电池温度保持在10~40℃之间,其充电量亦维持在110~120%者,能延长电池寿命,此时充电完成之比重,其20℃换算值约为1·28。
四、蓄电池温度与容量
当蓄电池温度降低,则其容量亦会因以下理由而显著减少。
(A)电解液不易扩散,两极活性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变慢。
(B)电解液之阻抗增加,电瓶电压下降,蓄电池的5HR容量会随蓄电池温度下降而减少。因此:
(1)、冬季比夏季的使用时间短。
(2)、特别是使用于冷冻库的蓄电池由于放电量大,而使一天的实际使用时间显著减短。
若欲延长使用时间,则在冬季或是进入冷冻库前,应先提高其温度。
放电量与寿命
每日反复充放电以供使用时,则电池寿命将会因放电量的深浅,而受到影响。
放电量与比重
蓄电池之电解液比重几乎与放电量成比例。因此,根据蓄电池完全放电时的比重及10%放电时的比重,即可推算出蓄电池的放电量。测定铅蓄电池之电解液比重为得知放电量的方式。因此,定期性的测定使用后的比重,以避免过度放电,测比重的同时,亦侧电解液的温度,以20度C所换算出的比重,切勿使其降到80%放电量的数值以下。
放电状态与内部阻抗
内部阻抗会因放电量增加而加大,尤其放电终点时,阻抗,主因为放电的进行使得极板内产生电流的不良导体─硫酸铅及电解液比重的下降,都导致内部阻抗增强,故放电后,务必马上充电,若任其持续放电状态,则硫酸铅形成安定的白色结晶后(此即文献上所说的硫化现象),即使充电,极板的活性物资亦无法恢复原状,而将缩短电瓶的使用年限。
白色硫酸铅化
蓄电池放电,则阴、阳极板同时产生硫酸铅(PbS04),若任其持续放电,不予充电,则会形成安定的白色硫酸铅结晶(即使再充电,亦难再恢复原来的活性物质)此状态称为白色硫化现象。
放电中的温度
当电池过度放电,内部阻抗即显著增加,因此蓄电池温度也会上升。放电时的温度高,会提高充电完成时温度,因此,将放电终了时的温度控制在40℃以下为理想。
蓄电池的额定电压。
国家标准规定的蓄电池电压值为额定电压,用V表示。铅酸蓄电池每格电压值为2V,蓄电池电压是把3格隔槽(约2.1V)串联在一起而构成6.3V(标称为6V的蓄电池),串联6格就为12.6V(标称为12V的蓄电池)。该电压值是在完全充电的状态下且端子间没构成电路时的电压(开路电压)。蓄电池的电动势和硫酸浓度成正比,并受温度影响。放电时的电压与放电电流和蓄电池内阻有关,放电电流越大,电压下降的越多。放电到0V后,即使再充电也不能恢复原来的性能。所以,依放电电流的多少规定了相应的停止放电电压,以避免放电至低于该电压。另外,按规定放电到停止电压后搁置一段时间,其开路电压便恢复到和硫酸浓度相应的电压。
市场上的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单体电压只有6V或12V,而大部分电动自行车用的蓄电池为36V,则需由6只6V蓄电池3只12V蓄电池串联形成蓄电池组。蓄电池组工作电压是指蓄电池组实际输出电能时的电压值,36V蓄电池组的工作电压一般在41~31.5V之间,电压低于31.5V时称为过放电或欠压,容易损坏蓄电池组,影响蓄电池的使用寿命。
上一篇:一体化电源蓄电池
下一篇:电池生产设备是什么?